查看原文
其他

还记得去年此时的苏沪沙龙吗?两天三地星夜兼程,只为兑现君子一诺

何岸 印度洋之眼 2022-03-15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记载:公元前320年,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“尾生抱柱”的故事。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,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。但姑娘没来,尾生为了不失约,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。


他们约定的地点叫蓝桥。



这段凄美的故事就是电影《魂断蓝桥》片名的由来。


当时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的电影原名:“Waterloo Bridge”,直译过来就是“滑铁卢桥”,是电影故事发生地英国伦敦滑铁卢桥的名字而已。


发行商没有延用原名,而是引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故事:“魂断”二字突出了爱情悲剧,“蓝桥”二字则为电影增添了古典韵味。



《魂断蓝桥》从此成为国人心目中最经典的爱情悲剧,这个电影译名也就此成为中外影史上的佳话。


说了这么久,《魂断蓝桥》究竟与这次的两场线下沙龙有何关联?


如果说一定要有,也是有的。


《魂断蓝桥》的译名其实来自上海的一名热心观众。


当时电影发行商为了迎合中国电影市场,特意发起了中文译名的海选活动。


上海的观众用一个译名,把英国伦敦的滑铁卢桥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蓝桥连接了起来,一切都缘起上海。



去年此时的两场线下沙龙,是2021年的第一场和第二场国际文化沙龙。


在国内国际疫情反复的背景下,各种活动纷纷取消或者延期的情况下,国际文化沙龙为了兑现此前的承诺,克服了种种困难,终于在刚刚结束的周末,在沪苏两地成功举办,殊为不易。


1月9日,上海徐家汇港汇广场,位于黄浦江畔的36层江景会场,窗外,冬日的上海滩温煦优雅,窗内,国际文化沙龙的第一场开年线下活动,就在这里闪亮登场:



这是一场两个东方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对话:


有着2000年悠久历史的印度古典舞,


与200年芳华熠熠的海派旗袍秀在此相遇,


在中印文化对比之中,探寻真与美的传承。


上海沙龙中,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社会人类学硕士、跨国舞者杜鹃,为大家分享了开场印度古典舞。


承越文化董事长,书画策展人胡晓, 与大家分享了“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的印度元素”。


欧洲商学院金融管理学博士、上海WTO法研究会会员、一带一路外事委员会委员周天羽律师,为大家分享了“双循环背景下,中国企业面对印度市场风险与挑战”。



Chaiti艺术基金会创始人Siddharth Sinha及其团队为大家带来了印度古典音乐现场表演,并分享了他们的艺术理念:运用歌唱和印度传统乐器来诠释着那个由节奏(TAL)和旋律(raagas)构成的复杂而精细的艺术世界。


来自上海浦东海派旗袍文化交流中心的上海太太们,用上海旗袍文化丽人行的形式演绎了昆曲《牡丹亭》经典选段。


佰乐亭酒庄华东区域负责人滕永康,为大家分享了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文化。


原中国驻印度使馆一秘何岸分享了“一个中国外交官眼中的印度”……


一百年前,一代文豪泰戈尔抵达上海汇山码头,这位印度的文学大家在中国留下了他的第一串脚印。



近100年过去了,陪伴他访华行程的林徽因、徐志摩、陆小曼都已留在了民国记忆的深处。


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曾停歇。


我们的国际文化沙龙活动,将继续不断为不同文化间的交往传递薪火。



1月10日,苏州老城阔家头巷沈德潜故居。



一场600年昆曲与2000年印度古典舞的约会,在这里徐徐拉开帷幕。


上世纪初,昆曲逐渐衰落。



1921年,穆藕初、贝晋眉、张紫东等有识之士为保留昆曲血脉,创立了“昆剧传习所”,培养出“传字辈”的演员。



1982年3月,时任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、被称作“最后一位江南名士”顾笃璜主持重建昆剧传习所,新址选在了苏州城南的阔家头巷沈德潜故居。



600年历史的昆曲,被成为中国“百戏之祖”;


2000年历史印度古典舞,不仅是艺术,更是一种宗教仪式,裹挟着浓浓的历史文化而来的。



每一步,每一眼,每一举手都有着深刻的考究与内涵。


这个冬季,在苏州昆曲传习所,



当中国昆曲遇见印度古典舞,


当不可思议的印式体验遇到典雅的苏式生活,


一场东方文明的艺术对话就此展开。



活动中,除了杜鹃的印度古典舞和何岸、滕永康的分享之外,


昆曲传习所秘书长赵文彬为大家分享了“六百年昆曲美在何处”,


中国作协会员,青年作家王道老师分享了“从恒河到水天堂——两地水文化比较”等极具文化内涵的精彩讲座。


两天三夜,在京沪高铁上星夜兼程,在沪、苏两地众多嘉宾、好友的相携、相助之下,国际文化沙龙的开年活动终于得以圆满结束。



回到本文开头,蓝桥之约,本为守信。君子一诺,必当践之。


传递不同文化间对话的薪火,


在美美与共的文化载体中,寻找人类大同的梦想,


这就是国际文化沙龙的初心。


新的一年,国际文化沙龙将携手“印度洋之眼”的文化平台,举办一轮又一轮精彩纷呈的文化沙龙。



借用“印度洋之眼”发刊之日王晴颖老师的寄语:“做思想的明镜,心怀美美与共的天下。”


新的一年,各美其美,


与你同歌、与子偕行。


作者/编辑:何岸

责编:眼妹



大山深处的支扎寺:堪比印度那烂陀

2022-01-23

不负如来不负卿——记洛阳白马寺

2022-01-23

泰戈尔:我的心是旷野的鸟,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

2022-01-23

奥密克戎重创印度盛大婚礼季

2022-01-22

读印笔记(二)印度的宗教

2022-01-22


点小花花,让他们知道你“在看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